006. Brussels-Capital | Region vs City

|
在文章編號 005. 提到布魯塞爾首都區域(Brussels-Capital Region)由 19 個市鎮(Municipality)組成。這 19 個市鎮裡,其中一個名為布魯塞爾市(Brussels City),才是真正的比利時法定首都(Capital)。原則上,比利時的省級以上管理機構應該均設在布魯塞爾市(Brussels City),而不是在其他市鎮。然而實際上,有許多的省級的行政管理機構也同時設在 布魯塞爾首都區域(Brussels-Capital Region)其他的市鎮裡(Municipalities)。所以,現在的 布魯塞爾市(Brussels City)可以說只是形式上的首都位置而已,在一般民眾眼裡,整個布魯塞爾首都區域(Brussels-Capital Region)已視為比利時的首都。


◎布魯塞爾區域的建立:The creation of Brussels-Capital

◎布魯塞爾的各種統計數字:Mini-Bru 2009

◎整個布魯塞爾區域(Brussels-Capital Region)有多大呢?
根據 Wikipedia 上的資料, Brussels 占地面積 161.4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 1,080,790 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有 6,697 人。

◎ 如果相較於其他國家的首都,布魯塞爾首都的占地面積是:
英國倫敦的 1/10 ,日本東京的 1/13.5 ,台灣台北的 1/1.7 。


從上面的資料來看,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城市面積,竟然比台北還小呢!如果就人口密度來看的話,布魯塞爾雖然比不上台北的每平方公里 9,650 人口的高度聚集密度,但是卻也比東京(5,847 /km^2)與倫敦(4,761 /km^2)的人口稠密度高上許多。


※ ※ ※ 


在布魯塞爾,是個雙語城市,不過根據 Brussels Studies 的研究調查,城市裡日常生活中占 95% 的居民以說法文為主,甚至有些母語非法語的家庭,在家裡也開始以法文為主要溝通語言。

另外,雖然荷蘭語為另一個官方語言,但是這幾年下來,在布魯塞爾城市大約剩下 30% 左右的人會說荷蘭文,而且有越來越少的趨勢。然而,使用英文者卻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主要集中在年輕人,這些多為國際工作者,來到布魯塞爾工作,調查顯示,會說英文的人,竟然已經超過 30% 以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比利時官方語言仍然是法文、荷文,在當地人的觀念上,英文主要是拿來「對外溝通」的工具,雖然重要,但還是屬於「第三語言」。


◎參考資料:
Brussels Studies - Language use in
Brussels and the position of Dutch
. [pdf 下載]



再來,調查資料也顯示,不僅僅是上述比例占多數的三種語言之外,另外像是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義大利語、德語也有增加的趨勢,而且各高達 5% 以上的人數會說這些語言。由此推論,布魯塞爾未來也許可能會發展成多種語言共存的國際化城市。


※ ※ ※ 


關於布魯塞爾的光觀旅遊資訊,在網路上就可以搜尋到非常多,這裡僅列出一些個人覺得比較重要也有趣的連結,作為參考。


◎一些關於布魯塞爾的網站:

005. Belgium | 10 Provinces & 1 Capital Region

|
在文章編號 003. 寫到比利時分成南北兩大區域(Wallonia & Flanders Regions),與位於中間的布魯塞爾首都區(Brussels-Capital Region)。這當中,可以再細分成 10 個省份,如果加上布魯塞爾首都區,則將全國劃分為 11 個區來做行政管理。


◎ 10 個省份 + 1 個首都區域如下:(省份名 - 其省份首府)[source]

(1) 北部的Flemish Region,以下為荷文地名:

  • Antwerpen (安特衛普省) - Antwerpen
  • West-Vlaanderen(西弗蘭德省) - Brugge
  • Oost-Vlaanderen(東弗蘭德省) - Gent
  • Limburg (林堡省) - Hasselt
  • Vlaams Brabant(北布拉邦省) - Leuven

(2) Brussels-Capital Region (布魯塞爾首都區)
  - 荷文:Brussel / 法文:Bruxelles

(3) 南部的Walloon Region,以下為法文地名:

  • Brabant wallon (南布拉邦省) - Wavre
  • Liège (列日省) - Liège
  • Hainaut (埃諾省) - Mons
  • Namur (那慕爾省) - Namur
  • Luxembourg (盧森堡省) - Arlon



比利時的南北兩區,各有 5 個省份,故,總計由 10 個省份(province)42 個自治區(法: arrondissement|美: district)589 個市鎮(municipality)所組成。

布魯塞爾首都區(Brussels-Capital Region),不屬於任何一個省份,自成一格,但歸類為自治區(arrondissement)行政單位,本身由 19 個市鎮(municipality)所組成。


具有最多人口數的省份,是北部荷語區的安特衛普省。然而人口密度最高的,當然是首都的布魯塞爾區。


《未完‧待續》

004. Flags of Belgium | Flemish & Walloon & Brussels

|
Flag of Belgium

上方圖片,是比利時國家的國旗,為黑黃紅三色組成。

另外三個行政自治區 Flanders / Wallonia / Brussels-Capital(含各行政區的首頁連結),有各自代表的旗子圖案。

Flag of Flanders

Flag of Wallonia

Flag of Brussels-Capital

另外,若是以文化區域 Community 方式來區分比利時的話,則是 Flemish / French / German-speaking(含各文化區域的首頁連結),同時也有各自的旗子圖案代表各自文化區域,Flemish 與 French 文化區域與上方所在的行政區 Flanders 與 Wallonia 的旗幟相同,但多了德語文化區的旗幟(下方圖)。

German-speaking Community

003. Belgium | Flemish & Walloon & Brussels

|
2006年初到比利時,常常弄不清楚當地的地名路標,因為比利時是雙語國家,主要為荷蘭語及法語,所以,並不會看到英文地標出現。甚至在比利時西邊有一小塊文化社區,是屬於德語區,當然路名標示為德文。這裡的地名路標,幾乎都有兩、三種不同語言名稱,然而卻是指著同一個地方;然而,在布魯塞爾區域,街名路標同時會標示著兩種語言。

◎若以比利時的三個自治行政區 Region 為例:
(英文)Flemish (=Flanders),Walloon (=Wallonia),Brussels-Capital
(荷文)Vlaams,Waals,Brussels Hoofdstedelijk。
(法文)Flamande,Wallonne,Bruxelles-Capitale。
(德文)Flämische,Wallonische,Brüssel-Hauptstadt。



◎若以城市名 City 為例:
(英文)Antwerp,Luick,Brussels。
(荷文)Antwerpen,Luik,Brussel。
(法文)Anvers,Liège,Bruxelles。
(德文)Antwerpen,Lüttich,
Brüssel。



在荷蘭語區,地名街道,均以荷蘭文標示;在法語區,當然就是以法文標示。如果是搭長距離的火車路線,跨過比利時兩個不同語區的話,建議最好是要了解兩種語言的地名,這樣才會減少搭錯火車、或錯過車站的狀況發生。


※ ※ ※


比利時(英文:Belgium|荷文:België|法文:Belgique|德文:Belgien),由三個自治行政區(Region)組成,分別是北邊的 Flemish Region 行政區,南邊的 Walloon Region 行政區,與 Brussels-Capital Region 行政區。

◎但,如果是以文化社區(Community)的角度來看的話,則將比利時分成以下三個文化區:
(英文)Flemish Community,French Community,German-speaking Community。
(荷文)Vlaamse Gemeenschap,Franse Gemeenschap,Duitstalige Gemeenschap。
(法文)Communauté flamande,Communauté française,Communauté germanophone。
(德文)Flämische Gemeinschaft,Französische Gemeinschaft,Deutschsprachige Gemeinschaft。



由「行政自治區」與「語言文化區」的兩種不同角度來分析比利時的區域管理制度,就可以了解到其國情相當複雜。在後面的文章中,我會再陸續提到政治因素的影響,這更是讓比利時的複雜國情,更加一等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比利時複雜的國情,需要花一點時間來了解這其中的來龍去脈,而後來也發現,比利時的社會發展與民主政治制度,也可以說是相當成熟,值得有興趣的人更深一步去探究一番,為何這樣複雜國情的國家,社會秩序卻依然穩定發展,並且可以同時擁有高的 GDP 與高度的經濟化?!

另外,也許可能是因為比利時人從小就在這樣複雜的國情裡長大,與鄰近國家的民族相比較之下,我個人覺得大多數的比利時人似乎擁有比較高的包容性與多元性,在處理事情上也似乎比較具有社交手腕。例如:在一個團體之中,比利時人會考慮得比較多層面,而且統合所有人的意見之後,不在乎花多少時間,到最後再來做最完美合乎多方要求的決策。就算到最後還是沒有取得共識,形成兩邊對峙的情況,比利時人會用開放的心胸來接納持反對意見的一方,然後 We agree that we disagree,作為解決方式,取得最後的妥協。

「比利時擁有南北截然不同的語言與文化,北方的荷語區與南方的法語區雖然常常有所衝突,但是到最後還是會尋求出一條折衷的解決辦法。」也許就是這樣的國情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造就了大多數的比利時人擁有著包容與多元的民族性格。

【延伸閱讀】
百日無政府 比利時陷分裂危機
「小國」比利時
Belgium's "War of the Worlds"
● BBC News Viewers fooled by 'Belgium split'
這是在網路上搜尋到的幾篇文章。在 2006 年底發生「佛蘭德區獨立虛構新聞事件」之後,此新聞造成舉國騷動,連國際上也紛紛討論著比利時這個小國,但國情卻是相當複雜的現象。

002. Welcome Office Prisma | Onthaalbureau Prisma

|
在網誌文章編號 001. 的文章中提到的「社會融合課程(Integration Programme)」,只有在比利時的荷語區(Flanders)與布魯塞爾(Brussels)兩個地方有這樣的課程安排,比利時的法語區(Wallonia)並沒有這個類似的組織提供當地的外國人或是移民者這個「社會融合課程」。

在比利時的荷語區(Flanders)的五個省份,加上布魯塞爾(Brussels)區域,共計有 11 個辦公室,執行「社會融合課程(Integration Programme)」。然而,每個省份與布魯塞爾區所負責執行社會融合課程的單位名稱不一,例如:在安特衛普省的 Mechelen 城市是交由 Prisma 來執行社會融合課程;在布魯塞爾則是 Bon 負責執行;而在 Gent 是市政府自己本身來執行這樣的社會融合課程。所以,在當地的外國人居民,最好是到自己註冊居留之所在省份的市政府去詢問應該要去哪裡報到,進而參加屬於自己社區所提供的社會融合課程。

※ ※ ※

在 Mechelen 城市執行社會融合課程的 Prisma 是一個非營利性質的非政府組織(英: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荷文:vzw(Vereniging zonder winstoogmerk),此組織受到比利時國家荷語區政府的支援,協助當地的外國人或移民,免費提供:

● 為期 60 小時的「社會融合課程(Integration Programme)」,讓這些外國人或移民者可以更容易的熟悉比利時的社會相關制度。
● 安排合適的荷蘭語課程,學習荷蘭文。
● 協助的對象更擴及外國人或移民者的小孩就學等等。
● 提供協助這些外國人或移民的國外學歷證書,送至比利時政府做學歷認證。
● 針對需要協助尋找工作的這些外國人或移民,同時與比利時荷語區政府的勞工局 VDAB 組織合作,幫忙找尋合適的工作。


Prisma 使用多國語言提供個人需要的協助,這個「社會融合課程」不僅僅提供當地的荷蘭語、法語之外,同時也提供英語、俄語、中文、泰語、土耳其語等等,外籍人士或新移民擁有選擇的彈性,滿足其需求。

001. Integration Programme | inburgeringstraject

|
在比利時的荷蘭語區,針對居住在比利時的非歐盟人士,依據 2004 年 4 月 1 日通過的一項法令,提供「社會融合課程」(英:Integration Programme/荷:inburgeringstraject)。當我在2007年4月於比利時 Mechelen 這個城市註冊成為居民之後,市政府寄了一封信,要求我在三個月內前往 Onthaalbureau Prisma 登記參加此課程,並且同時簽暑一份 Integration Programme 合同,我必須履行合同裡規定的某些規定事項,否則將被處以罰款。

◎「社會融合課程」基本上包含以下三個規定的事項:
(1) 免費提供學習荷蘭文,最高可以學到進階的 3.1 級。
(2) 參加社會融合課程,基本出席率須達 80% 以上,才能獲得證書。
(3) 比利時荷語區政府的勞工部門 VDAB 免費提供就業輔導,並且協助找工作,與雇主安排面試等等。


聽起來,這似乎是個強迫性質的課程,然而當我親身參與了這個「社會融合課程」,卻覺得受益良多,對在比利時居住的外國人相當有幫助,在短時間內,更了解比利時這個國家與實用的社會資訊,可以幫助自己在當地生活與工作時,更容易地讓你找到自己想走的路。

直到 2009 年初,突然之間,我想起了將近兩年前收到市政府寄來的那一封信件,結果,才回頭去 Prisma 登記了這個「社會融合課程」。之後,在上課的過程中,吸收到相當多非常有用的資訊,不僅僅是包含生活上甚或是在工作上都很有幫助。在某個時刻我忽然覺得,我應該早一點來參加這個課程的!

為了想把這樣有用的資訊紀錄下來,在這個網誌裡,計畫寫下參加這個「社會融合課程」的心得與感想,並且盡我所能地將這個課程裡所討論到的各項主題,也一併寫在這裡。

比利時政府特別為了外籍人士與新移民者設計這一套「社會融合課程」,英文翻譯為「Social Orientation Course」,主要目的是幫助這些外來者,更容易快速地了解自己的權利與義務,相對的,當這些外來者了解了比利時社會組織與架構後,最後進而讓這些外國人移民有充分的能力知識,再回饋貢獻給社會。

這讓我想到,這個「Social Orientation Course」的概念,與新生入學時的「新生訓練」很類似,在西方學校也有所謂的 Freshman Orientation,新生們在接受過這樣的 Orientation
洗禮之後,可以更自在地在學校裡生活,進而發揮所長,之後如果遇到什麼問題,也有能力反應去尋求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PS. 如果也同時在比利時生活的讀者,歡迎留言提供您個人在地的不同生活體驗,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未完‧待續》

000. Belgium | at the Heart of Europe

|
比利時(國家面積 30,528 km2),是一個比台灣島面積還小的國家,然而關於比利時國家的起源與現況,其故事卻是相當複雜。

正位於歐洲的核心,成為所謂的「歐洲的十字路口」,在歷史上,比利時總是成為歐洲各民族與國家之間的戰場,曾經被羅馬、法國、西班牙、甚至奧匈帝國占領統治過。在 1830 年革命運動之下脫離荷蘭王國獨立成為一個國家以來,比利時非常積極地參與國際間的政治與經濟活動,因此讓原本擁有得天獨厚地理位置的比利時,更同時策略性地演變成了現今的「歐洲的核心 - The heart of Europe」。

[圖片來源:http://www.diplomatie.be/en/belgium/belgiumdetail.asp?TEXTID=1728]


上方圖片,來自於比利時的外交部官方網站,以比利時為圓心向外畫圓,幾乎剛好可以把整個歐洲包括起來,因此將比利時稱之為歐洲的核心,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延伸閱讀】



【比利時之最】

  • 在西元 1800 年間,比利時是在歐陸,第一個出現工業革命的國家。
  • 是歐盟 European Community 的創始會員國之一。
  • 世界最大的鑽石交易中心(在安特衛普)。
  • 汽車製造產量的人均比例,也是歐盟國中的第一名。
  • 比利時餐廳、比利時巧克力、比利時啤酒、比利時小餅乾、與比利時小白菜(菊苣),都是世界非常聞名的產物。
  • 擁有全世界最高密度的交通公路網。
  • 也是全世界最高密度的火車路線網絡(全長 2,534 miles)。
  • 擁有複雜的水運航線,包含國內的兩條主要河川(Meuse and Scheldt),加上一連串的運河系統(全長大約有 1000 miles 連接主要的工業區、港口、與鄰近國家)。
  • 安特衛普是歐洲第二大海運港口。
  • 布魯塞爾機場的乘客載運量:每年 20 million。

[資料來源:比利時駐美大使館]



比利時面積不大,但是卻擁有豐富的人文氣息與藝術資產。比利時荷蘭語區(Flanders)是歐盟國家評等裡,相較屬於高收入的地區,同時也是失業率最低的地方。荷蘭語區也有相當高評價的教育系統,經過調查更是證明屬歐盟的高水準區域。另外,比利時人擁有相對較高的居住品質水準,而且大多數的比利時人偏好購買屬於自己的房子來居住。雖然比利時人民要繳的稅率,相較於其他歐盟國家為高,但同時也擁有完整成熟的社會保險系統,來安定經濟成長與社會繁榮,這更是讓比利時成為具有高度發展的國家原因之一。

※ ※ ※

這個網誌的定位,將試著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側寫比利時社會與生活。對比利時這個國家與社會有興趣的網友,歡迎留言指教,一起來「研究比利時」。

最後,來聽一聽欣賞比利時的國歌。

EU news

|




België

|
【Most Useful Links about Belgium】


【Offcial Sites about Belgium】

【Investement & Economy】


【Socialist Mutuality】

【Education】

【Others】

【Travel Info.】

【Something about EU】

Mechelen

|
Ariel Hsiao currently lives in Mechelen where is a Dutch-speaking city in Belgium and is geographically located in the halfway between Brussels and Antwerp. On this page, she collects some of useful links when she lives here.

【Mechelen City Events】




【Life in Mechelen, BE】

《食》

  • Den Beer - Typical Belgian restaurant in the centre of Mechelen. Nice to try once when you visit this City.


《衣》

《住》


《行》


《育》


《樂》




【Mechelen City & Travelling Info.】

【Other Interesting links about Mechelen, BE】




【Offcial Sites about Mechelen or Belgium】